新聞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信息
- 青海大煤溝地區(qū)新發(fā)現金銅礦(化)點13處
- 錄入時間: 2015/11/16
- 由陜西地質一隊承擔的“青海省德令哈市大煤溝兩幅1∶5萬區(qū)域地質礦產調查”項目日前通過野外驗收,項目區(qū)新發(fā)現金銅礦(化)點13處,煤礦點3處。
該項目區(qū)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柴達木盆地北緣,海拔3500~4600米。項目組經過3年的奮戰(zhàn),將測區(qū)前人劃分的晚泥盆世流紋斑巖厘定為一套以安山巖、粗安巖、粗面巖、沉凝灰?guī)r等為主的陸相火山巖組合,對比厘定為晚泥盆世牦牛山組;從哈牙其北部的早石炭世城墻溝組下部新解體出以礫巖夾長石石英砂巖為主體的阿木尼克組;對前人劃分的古元古代達肯大坂巖群進行了解體,新解體出兩套花崗片麻巖,原巖為似斑狀二長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在花崗片麻巖中獲得2388±27Ma的鋯石U-Pb年齡;在石底泉南山變輝長巖中獲得2469±16Ma的鋯石U-Pb年齡,確定有古元古代早期強烈的構造巖漿活動;初步查明了宗務隆強變形帶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和變質變形特征;通過1∶5萬高精度磁法測量,劃出4個磁異常區(qū)帶,圈定磁異常20個,并對其中6個磁異常進行了檢查;新發(fā)現金銅礦(化)點13處,煤礦點3處。
據悉,該項目是陜西地質一隊在獲得區(qū)域地質調查甲級資質后完成的首個區(qū)調項目。